一個澳門人,為了理想,到遠方求法…… 但他總不忘記當下。

Friday, April 10, 2009

觀電影後記 (10/4)

上周末朋友邀請我去觀賞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當中有三部影片的《澳門製造V》。進去的時候第一部已經開映了十分鐘(原來電影是七點半開場,我就一直想當然以為是八點鐘)。重點要談的是第二和第三部。

第三部片《女移工》講述的是印尼女傭在澳門的生活和反抗(片名中的Jertian是印尼語「吶喊」的意思)。片中有兩處地方撼動了我。第一是,她們十分團結,而且很會利用各種方法,例如製作飯盒,售出籌得的經費可以協助遭到困難的同胞姐妹。她們又以音樂傳達團結的訊息:感謝導演的翻譯,我們才知道在歌曲背後表達的心聲。但更深刻的問題是:她們為什麼要離鄉背井?片中有一首歌重覆著這樣的歌詞:「印尼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但百萬人身體瘦弱,沒有教育機會,沒有工作,沒有希望。」最近香港先有警察打死尼泊爾人,甚至有人對支持尼泊爾人的團體發出死亡威脅,後有「才子」陶傑把菲律賓形容為「僕人國家」,引起公憤。澳門的種族問題也許沒有那麼明顯,問題更可能出於無知,特別是被「中西文化交流」、「融和」等假象掩蓋。也許印尼人受教育的程度真的不高,但在大學教育更普及的菲律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到外國打工,還有政客以出賣人民到外國打工為榮?當中的國際政治和經濟關係是怎麼樣?相信這影片可以作為大、中、小學生社會教育的良好題材。

第二部影片《兩公里外的花園》講的是路環島。最近政府已經提出了路環的開發計劃,這次還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在政策制訂方面算是一種進步。但事情有一處伏筆:根據政府官員在諮詢會的說法,這次發展是在路環石排灣興建社會戶房屋的背景下開展的。是否意味著要把原來活著的村莊遷到別處,然後把外人搬進去?是否要原居民改變世世代代行之有效的生活方式?路環固然是澳門人的路環,但我們首先應該尊重路環居民。從天星碼頭、喜帖街,到最近香港興建穗港深高速鐵路要經過新界菜園村,經濟利益優先不顧其他的發展模式在昔日拜金主義的香港已備受質疑。而崔司長在早前已承認燈塔的景觀問題已經無可逆轉。在這涉及人民生活的問題上,難道政府不該審慎再審慎?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在片中透露了當局打算清拆九澳舊痲瘋院。過去在痲瘋病未有特效藥的年代,對付此症的唯一方法是把病人隔離,至死方休。另一方面,在日本等地,痲瘋病人過去都受到了不人道的對待。雖然現在這些病人都已經康復,但他們因與世隔絕太久,以及身體殘缺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都留了下來,澳門的痲瘋院也早己關閉改為老人院。無論是從文化、歷史,以及作為一種集體回憶,這些看似破舊的房子都很有保留價值。對政府在沒有諮詢社會意見前就打算清拆,本人在譴責之餘,更呼籲文物保護團注人士及團體大力阻止,以免一代人的記憶,以及人類對抗疾病以及對弱勢群體鎮壓的歷史消失。

Thursday, April 02, 2009

不X不知XX少……

大陸俗話說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
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
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
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
不到上海不知道啥叫鄉巴佬
沒到過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夠好

今日多了一樣
不找人提名不知道選民太少
不過,四年後才有下一次機會
相信很多人都會追悔莫及

Thursday, March 26, 2009

立法會選舉前瞻

見上月余荔寫立法會選舉如此精彩,早前已經稍作回應。現在趁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下月七日召開會議,討論港澳出入境政策之前的空檔,就更新一些近日關於選舉的耳聞,早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前參加了澳門博彩業面面觀的學術研討會(雖然我認為題目有點像很普遍的行業介紹,而似乎未能點出所有論文的特徵,那就是博彩業開放對澳門社會的影響)。其中一位講者,澳大的鄺錦鈞教授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看法,那就是在立法會有可能存在著一個「泛博彩業聯盟」,可以在與政府有利益衝突時,例如在博彩業牌照續期時,表達一致立場。

  從數字上看,這個聯盟是有其基礎的。目前立法會中有七個議席由博彩業人士所佔據。可是有兩點是對聯盟,甚至是博彩業在政治上發聲是不利的:首先,在澳門當前的制度下,博彩業要打入澳門政治權力的核心是近乎不可能的。行政長官的三百人選舉委員會,其中商界的組成完全沒有行業細分,非常的籠統。博彩業沒有自己的空間。另一方面,剛才所說的七個議席全部是澳博或與之有關連的人,假若其他公司的代表進了場,會否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爭拗?舉例說,早前金沙加入由何鴻燊領導的博彩業商會,在行政總裁威廉•懷德離去後,會否因主席重掌話事權而反悔?

  為什麼我說其他公司進場是「假設」呢?雖然有朋友跟我說今年美資必會派人參選,但這裡有三個問題。首先,以目前美資的財困情形,例如金沙和美高梅金殿的母公司都要四出撲水以維持自己的生存,有可精神再去深入澳門政治嗎?另外,朋友說美資在澳門找代表,可以用金錢收買。但以澳門這樣的解放區,要推出美資的代言人,是會成為出頭鳥的。傳統陣營固然可以利用「愛國愛澳」為訴求針對美資的候選人,而澳博作為「澳門土生土長的博彩公司」,更可以強調其穩健以及人情味。再說,正如早前有人告上美國法院,指金沙沒有履行承諾的材料中所言,美資既然有能力直上中南海,在多方面的因素考慮下,相信他們今年還是要韜光養晦的。博彩業牌照在二零二零年才開始屆滿,如果站在延續利益的角度看,二零一三年再參選也許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至於早已宣佈要「一加一等於四」的新澳門學社,為選情似乎對他們越來越不利。首先,其他組別都十分努力。例如原來以鄉親號召的陳明金,在四年的工作下,已經慢慢被澳門人所接受。而且由於資源豐富,可以招納一些助理,為其辦事(見上期鄧耀榮兄的專訪),甚至可以為義工加上一件有名有姓的背心。近期已經收到消息,陳將與楊達夫組成一組,而上屆的搭擋吳在權會以另一張名單參選,似有「坐二望三」之勢。而傳統社團,例如工聯,除了較多年輕聚集的水坑尾街開設「驛站」服務中心外,也到一些傳統上政治味道較輕,較多年輕職工的地區,例如皇期區,進行《勞動關係法》宣傳。上屆在氹仔區搶去學社不少選票的「新希望」,固然在公務員的議題上非常落力,但今屆也打算變招,以姍桃絲為名單首位,以求產生「拯救高天賜」的效應,期望開疆拓土。盛傳會參選的林玉鳳除了有媒體為其製造形象以外,又強調學社被邊緣化的問題。最後,今年是政治年,經過了《國安法》以及香港社會活動人士被拒入澳門事件以後,加上經濟不景,部份政商界人士又鼓動「愛國愛澳」,以至排外的情緒,新澳門學社在今年的選舉中,勢必要對回應對手更多的政治問題。

教育的傾斜 (2009/3/22 澳門觀察報)

在澳門的高等院校上課或者澳門人到內地院校學習,都可能會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自內地的學生和學者,對於一些敏感的議題,例如「六•四事件」或西藏問題,常常出現兩種不同的表現,但它們的來源和結果都是一樣的:有的會表示不知道,另一些會背誦在中小學學到的、由政府提供的觀點,結果因為認知的不平衡,雙方最終無法溝通。

問題的原因,在於他們所收到的信息是單面向的,只有國家機器一方面的給予。澳門的學生所面臨的情況其實也頗為相似。澳門的教育界近年才重視課程的多元化,但教育界與其他的「專業」一樣都缺乏專業人士相應的保障,怎能保障教育的言論學術自由不受干涉?另一方面,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或者知識缺乏,無法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討論空間。至於傳媒的問題,上一期已經討論過了。

訊息單向化的後果,在資本主義向全球擴散、產業進入訊息化,以創意掛帥的年代,尤為嚴重。在全球化的年代,要明顯的區分「我者」和「他者」越來越困難。去年中國內地發生反對家樂福的示威活動,但那些熱情的抗議者,誰會了解到那裡賣的很多是中國產品,在那裡工作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在當前全球的經濟危機下,我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生產走向了瓶頸。沒有對當權者,無論是政治或者藝術的權威的批判,是不可能產生創意的。而沒有創意的國家,最多只能當最能賺錢的那些人手下的技術人員而已!回過來看,澳門也正面臨重大的變局。過去數年特區政府的表現固然令人失望,澳門整個的社會結構亦已無法適應澳門結構的改變。雖然既得利益者正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刻意禁止改變只會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痛苦。

如何在教育方面作出改變?我想「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在即,我們應當反思,當年的運動的目標為「民主」與「科學」。後者可能已經,至少在技術上實現了,但是我們在語言、文化、歷史的教育上仍然很落後。我們似乎仍然在以民族主義的角度去看世界,缺乏了與世界對話的能力。這在國家政經實力上升的現實面前很不相配。我們教育界要帶領學生─未來的中國人/澳門人─真正站在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就是要拋棄舊的思維。而要實現「民主」,以至和平的目標,就更需要以多元對話的角度看歷史。德法兩國歷史上是世仇,但經過五十年的努力,兩國已實現了和平。兩國共編的歷史教科書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也希望近年中日韓三地共編的的近代史教科書(事實上早年被針對的極右日本教科書的使用率不足百分之一,可見日本在這方面的自由度),可以為我們東亞地區的年輕人帶來啟發。

Thursday, March 19, 2009

維基百科:給澳門一個機會?

在澳門知識界積弱,當局又似乎正在漸漸關上民間對外交往的大門時,三月一日,傳來了澳門獲得了中文維基年會的主辦權,以及澳門維基媒體協會即將成立的消息。我對協會有幾個這樣的期望:

首先,正如協會的監事長近日接受《澳門郵報》訪問時說,澳門的學術風氣並不是很好。更廣泛而言,在殖民地統治的歷史和博彩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學歷要求不高而薪資高的職位的影響下,澳門的中學畢業生放棄接受進一步教育的情況在近年惡化了。另一方面,澳門的基礎教育長期偏重讀寫和算術,忽略了學生的研究、批判能力,也可能影響了學生深造的意願。可是,維基媒體可以提供一種另類的學習方法:維基百科─維基媒體的核心業務─是一部「人人可編輯」(即編寫)的百科全書,但同時又需要符合一些標準,例如「可供查證」─這是做學問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在尊重別人版權的同時,維基也鼓勵大家分享知識,例如近年多次大型的社會事件中,不少年輕人都有以影像參與其中。大家可以在貢獻知識的精神下與全世界分享澳門人的生活,加強年輕人對澳門的歸屬感(不用說,在與澳門相關的條目中,社會事件的條目的質量比其他條目都要好),並補足傳統百科全書在篇幅、出版時間等方面的限制。當然,在一些原則之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你有瞭解的事情都可以作出貢獻。目前互聯網在澳門的覆蓋率已達六成,只要會方多作推廣,相信是可以在澳門開拓一片天空,為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添磚加瓦。

第二,澳門的媒體長期處於事實的壟斷狀態,無論在報紙、電台或電視,澳門人所收到的角度都是單面向的。除了人所共知的來源,我們也透過香港,間接受英語世界對話語權壟斷的制約,缺乏多元、中立的觀點。維基媒體所強調的中立性是我們很需要的。另外,多種外語教育的不普及,而澳門學生掌握英語的能力又普遍較低,而且就算有改革的可能,都需要很多年才有成效。澳門人要拓寬世界觀,互聯網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加上近期排外情緒日益高漲,澳門居民中的各群體應更積極在實際生活中互相交往,而不只是「和平共處」。現在有一批年輕人願意不計辛苦,不問酬勞開展這樣的工作,實在值得大家支持。

拓寬世界觀,與世界交流對話,不僅為澳門的長遠發展是必要的,對中國的發展也是有必要的。中國近年國力有所增長,越來越多人想瞭解中國,但中國要成為世界的積極參與者,也需要冷靜看世界,聆聽世界的期望。誠然,中國曾經多次封鎖維基百科,而目前中國政府對某些敏感內容仍然進行封禁,導致中文維基的發展遠不及英語,以至一些北歐國家的語言(當然,中文在世界語言中的孤立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中國的互聯網上也有很多不理性的聲音,但大部份願意與世界溝通分享的人的機會不應該被抹煞。我們固然不能一下子毫無原則地開放,但在規範之下逐步讓更多人參與這個知識工程,重拾大家對知識的愛,將會是民族的一項創舉。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瑪3:17)

今日,天主教齋期的開始,通過了國安法。

Thursday, February 19, 2009

澳大遷校欠思慮誠可憾  記者禁入廿三條堪警惕

月初傳出澳大遷址一事,似乎有了新的發展。前天《新華澳報》的華澳人語,提出以封閉式管理去解決橫琴校區涉及言論及新聞自由的問題。這一點與本人近日向一位師妹詢問所得的資訊不謀而合。

  上周五在澳門電視台《眾議館》的錄影場中,我巧遇到她。由此事忙,錄影到第一節我就先行離開,並約定了她稍後再詳細討論。後來她也把校內的一些情況告訴了我。她首先指出,遷校一事早在一月底的《明報》已有提及,當時她是在時事討論區看到報導的轉貼而得知的。她感到十分突然,因為校方雖然有擴校的計劃,但一直的目標是目前校址周圍的土地,包括一直選立法議員所持有的、丟空已逾十年的「海洋世界」土地,沒有提及橫琴的可能性。而且特區政府也沒有表示其意向,而多數同學是在二月三日在《澳門日報》才知道此事的,他們都感到驚訝,也不支持這個計劃。她更指出遷校一事在負責澳門事務的習副主席上月訪澳時並沒有提及,而校方起初雖然是「欣然接受」(這在致校友的賀年信函中可以看到),但在收到吳國昌議員關於大學遷址的質詢以後,已經提出了封閉式管理的辦法。

  雖然,無論是大學校方或永逸所提出的封閉式管理,的確可以解決一部分的問題,但這裡至少反映了大學校方對遷校一事並沒有深思熟慮。這並不是一個學者組成的社群所應有的品質。就算大學校長是新來的,不了解在一國兩制的條件,事情的敏感性,大學校方採取的迴避、硬銷,以至對待不同意見的手法,更值得大家憂慮。據師妹表示,大學的學生事務處曾經發通告邀請同學參加《眾議館》的錄影,但校方曾經向同學打電話,約談以了解學生的發言取向,但最終沒有預約並沒有出現。

  《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即《基本法》第廿三條的立法,下星期三就要進行細則性表決,公佈後翌日生效。根據審法案的第二常設委員會所簽署的意見書所顯示,政府提出的比較寬鬆的意見成為了本法的立法原意,也就是說,雖然在表面條文仍舊,但將來在法院審理的時候,還是有比較大的辯論空間。但無論如何,法案通過與生效是勢在必行,而《基本法》第廿三條的歷史背景─八九年的學生運動─定性仍然沒有改變的時候,再加上警方執法的歷史,以及昨天已一般表決,可能有突破刑事司法中「未經法院批准,警方可以封查資料」的原則的《互聯網犯罪法》,澳門的言論自由仍然處於極大的危險中。法案通過後,捍衛言論自由的重任就在你和我身上。

  而由廿三條立法所產生的、香港人被澳門當局拒絕入境的情況,似乎有擴大的跡象。繼多名泛民人士在澳門口岸(甚至是有在拱北口岸順利出境的)被拒入境後,昨天早上已經獲得採訪證,準備來澳旁聽歐文龍貪污案(據說澳門的記者也多遭駐守法院的警方刁難)的《南早》記者以違反《內部保安綱要法》被原船遣返。雖然此人與澳門無涉,但原來他在京奧期間被指對公安有所動作而被扣留六小時。這說明了什麼?(當日稍後,香港的保安局局長在立法會時表示,澳門的官員說沒有黑名單!)但我不同意香港記者的樂觀估計,他們多認為事情與廿三條,以至特首選舉有關,但今年是政治敏感年,以澳門政府的高度政治正確觀念,這種情況可能要到明年才有改善。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學會拒絕

最近香港上映了一部由占基利主演的電影《乜都得先生》(Yes Man)。近期社會在金融危機之下,大家的情緒比較低落,從人際關係角度而言,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謙恭禮讓、盡力幫助別人,的確是對社會的情緒有正面影響,人也會快樂一些。但有時一味的順從,不單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其他人,而受益者只有是既得利益者而已。

  上星期,澳門大學的遷址計劃引起了社會很大的議論。根據學生的反映,校方在新學期開始發出電郵,交待遷址計劃,又附上支持的理據。事實上,澳大的空間的確有不足之處,但作為濠江首學,特別是一家大學,校址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從務實的角度而言,作為延伸,在橫琴興建新設施,或把大學部份設施遷往橫琴是可以的,但學校的中樞,包括行政部門、教學樓,以及圖書館都必須留在澳門的土地之上。在落實搬遷以前,司法管轄權的問題必要對教員、學生,以及公眾有明確交待。有不少同學及家長向立法議員反映,對遷校後大學的學術、言論自由,以及在新校園,究竟是採用澳門還是內地法律的憂慮(例如,內地是有死刑的,而澳門最多是坐牢三十年)。早前原訂在澳大舉行的基本法廿三條的研討會被取消,已經證明澳門大學的表達自由是何其的少。如果連外地報章,以至網頁都不能在新校址存在的話,那「一國兩制」中的第二制就率先在大學蕩然無存了。大學的領導層似乎對此事甚感欣然,那麼他們就必須為他們的決定負上責任!

  同學們,也許你們在二十三條諮詢的時候,是害怕被政府秋後算帳。但大學遷址一事,確實值得大家爭取。上一次你們在逆風之下,都可以做到那一步,在遷址的問題上,大家需要做的是,團結起來,找出支持自己的理據,爭取社會支持。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是學位證書不會寫,測驗考試不打分(澳大學生的思考能力,身為校友的本人都認為很不足夠),但受用一生的經驗。很多論者都為你們說了話,但是,沒有你們親自發聲,我們所做的只會是白費。

  從遷址一事上推而廣之,澳門很多的問題,在一般居民的層面,就是事事做了「乜都得」先生或小姐,以為向有勢者說了是,就可以保障自己。可是權力者,最喜歡的就是你們:你們越退縮,他們只會更明目張膽,把你們弄得一無所有。在樓市如是,在言論自由如是。可是,現在世界已經不同了,很多政府工作已經是合約制的了,而且你們要接觸外國朋友比以前更客易。基本法二十三條很快就要通過了,但願我們記取這次的教訓。雖然言論自由是進一步受到了威脅,不論是故意針對,或者是濫用權力,我們都要從今日起珍惜自己所有的、爭取應有的,並學會拒絕,因為我們失去的已經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