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澳門人,為了理想,到遠方求法…… 但他總不忘記當下。

Thursday, March 26, 2009

教育的傾斜 (2009/3/22 澳門觀察報)

在澳門的高等院校上課或者澳門人到內地院校學習,都可能會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自內地的學生和學者,對於一些敏感的議題,例如「六•四事件」或西藏問題,常常出現兩種不同的表現,但它們的來源和結果都是一樣的:有的會表示不知道,另一些會背誦在中小學學到的、由政府提供的觀點,結果因為認知的不平衡,雙方最終無法溝通。

問題的原因,在於他們所收到的信息是單面向的,只有國家機器一方面的給予。澳門的學生所面臨的情況其實也頗為相似。澳門的教育界近年才重視課程的多元化,但教育界與其他的「專業」一樣都缺乏專業人士相應的保障,怎能保障教育的言論學術自由不受干涉?另一方面,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或者知識缺乏,無法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討論空間。至於傳媒的問題,上一期已經討論過了。

訊息單向化的後果,在資本主義向全球擴散、產業進入訊息化,以創意掛帥的年代,尤為嚴重。在全球化的年代,要明顯的區分「我者」和「他者」越來越困難。去年中國內地發生反對家樂福的示威活動,但那些熱情的抗議者,誰會了解到那裡賣的很多是中國產品,在那裡工作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在當前全球的經濟危機下,我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生產走向了瓶頸。沒有對當權者,無論是政治或者藝術的權威的批判,是不可能產生創意的。而沒有創意的國家,最多只能當最能賺錢的那些人手下的技術人員而已!回過來看,澳門也正面臨重大的變局。過去數年特區政府的表現固然令人失望,澳門整個的社會結構亦已無法適應澳門結構的改變。雖然既得利益者正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刻意禁止改變只會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痛苦。

如何在教育方面作出改變?我想「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在即,我們應當反思,當年的運動的目標為「民主」與「科學」。後者可能已經,至少在技術上實現了,但是我們在語言、文化、歷史的教育上仍然很落後。我們似乎仍然在以民族主義的角度去看世界,缺乏了與世界對話的能力。這在國家政經實力上升的現實面前很不相配。我們教育界要帶領學生─未來的中國人/澳門人─真正站在世界民族之林,首先就是要拋棄舊的思維。而要實現「民主」,以至和平的目標,就更需要以多元對話的角度看歷史。德法兩國歷史上是世仇,但經過五十年的努力,兩國已實現了和平。兩國共編的歷史教科書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也希望近年中日韓三地共編的的近代史教科書(事實上早年被針對的極右日本教科書的使用率不足百分之一,可見日本在這方面的自由度),可以為我們東亞地區的年輕人帶來啟發。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