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澳門人,為了理想,到遠方求法…… 但他總不忘記當下。

Thursday, February 05, 2009

展望零九

訊報 曉風微寒 未熄
9/1/2009


行文之際,二零零九年已經成為現實。在元旦假期的休息過後,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充滿挑戰的三百六十四個日與夜。容本人在此時刻,以澳門、國內和國際三個角度分享一些思考。

澳門特區踏入了第十個年頭,本人認為其關鍵詞,是定局與變局。今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以至基本法廿三條立法,都是定局居多。其中在新年的頭一天,就已經傳出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的消息,此行以視察廿三條立法為名,但港澳兩家報章的報導都不約而同地以行政長官選舉為核心,而《明報》甚至已經點名指現任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是熱門人選,副主席來澳是為其「祝福」(這種事前猜測領導人訪問目的的做法,會是廿三條要管制的範圍嗎?)。「誰人治澳」的問題在本報已經討論多時,而在「商人治澳」的失敗教訓下,「公務員治澳」或「專業人士治澳」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主張。三種說法都有盲點,可以總結為三個問題:國家可以當成公司管治嗎?公務員和專業人士有足夠的視野,並能以大局為重嗎?簡單地說,就是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殖民地歷史,以至本地資產階級失去競爭力的局限下,澳門現在的商人、公務員和專業人士都存在了缺乏開拓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在短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全體澳門人,尤其是知識份子的積極參與,在定局中提高積極性,逐步擴大公眾討論的空間,補償過去失去的時光,更為重要。畢竟,「澳人治澳」才是最高的原則。

另外,在去年回歸日早上,支持和反對廿三條立法的人士在港澳碼頭發生肢體衝突。建制派發動示威這種少有的高調做法不得不讓本人擔心,未來一年澳門的政治環境會有流氓化的傾向。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根據本人估計,二十組參加直選應該不是問題。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加上回歸十年、國慶六十周年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周年紀念,金錢助選的方法在制度上和執法上被司法當局更嚴密監控的同時,一些有心人可能會以直接的手段來影響選舉,以營造「和諧」的政治氣氛。抹黑,甚至是政治暴力,在澳門經濟環境逆轉的條件下,並非全不可能。資源不足,又經常批判當權者的自由開放陣營,今年行事更要特別小心。攻勢或許不是直接針對陣營的頭面人物,但諸如在遊行之中製造事端的手段,足以在平民百姓中製造威嚇或對陣營形式負面印象的效果。

近期自福建休假歸來,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已經顯現。不僅是親戚已經用「蕭條」一詞形容目前的情況,在泉州街上看到店舖已經使用「金融海嘯,工廠倒閉」作招徠手法,這些都比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在一些城鎮中,新式樓宇,乃至西式別墅拔地而起。在國民經濟長期以出口導向的內地,在小鎮建這樣的房子,市場的承受能力如何?另外,根據一些學者的估計,在美國建房子,地價、工資和材料佔建築成本的比例是1:1:1,但國內樓房60%的成本歸於土地,當中包括了開發商和政府的利益,相反農民、工人的權益和房屋質量可能受到影響,最終付出代價的可能是整個社會。我在旅途上認識一個老農民,他因土地補償太低,而要流落城市開人力自行車。這不僅是個人的痛苦,而且還涉及了糧食安全,以至社會安定。一些城市街區的拆遷,竟然要動用大量保安(公安?)把守(不知是防止居民抗爭,還是防止外人報導)!國內的信訪、維權運動方興未艾,不正正是因為人們在發展中沒有得到合理對待,又求助無門而引發的嗎?當然,上面的觀察僅僅是沿海地區的情況。

奧巴馬在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後,很快就任命他的管治班子。奧巴馬要自己的管治變成傳奇,當然不僅要有一班優秀的智囊,更必須要在上任後拿出真功夫,但當前的經濟危機相信不是他或者世界各國領袖所能解決的,也不僅僅是小布什窮兵黷武,耗用克林頓的管治成果的問題。主流經濟學認為,全球經濟周期通常以數年為一周期,但根據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目前世界正處於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周期轉折點。而且,這次經濟危機是源於金融市場欠缺監管和為解決資本家產品滯銷問題而引發過度的消費,這正正是美國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後果。澳門人習慣了經濟上以新自由主義思考,在面對全球的經濟、人道和環境危機的時候,不妨買一本近期在東亞各地區熱賣的《蟹工船》或《資本論》,想一想任由市場為所欲為的結果。


未熄是誰?就是我嘛!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